7月3日,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桃源農業生態試驗站(以下簡稱桃源站)協助上海民辦進德外國語中學開展科普實踐活動。該活動集實地探究、成果答辯于一體,以扎實的實踐成效讓青少年深度感受農業生態科學的魅力。
活動中,桃源站副站長盛榮系統介紹了試驗站的科研布局與成果體系,為同學們構建起農業生態研究的認知框架。站里5位科研人員分別從“不同水果和飲品的含糖量測定”“施肥對植被恢復的影響”“農業利用對水體質量的影響”“施肥對水稻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”“不同稻田土壤類型對水稻生長的影響”帶領5個小組的同學在寶洞峪基地開展實地探究。
從課題背景解析到采樣規范,從田間樣本采集到實驗室數據測定與整理,同學們全程深度參與科學研究全流程。各小組最終形成PPT成果報告與答辯展示,不僅呈現了扎實的采樣數據,還體現出對農業生態問題的獨立思考。
作為深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科研平臺,桃源站通過科普活動持續輸出優質科普資源,旨在推動青少年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,在掌握基礎科研方法的同時,建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認知。
實踐現場
答辯現場及合照
附件下載: